什么是酒后驾驶,酒后驾驶认定标准是什么?酒后驾驶之后发生车祸的概率已经达到95%以上,所以目前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,是文明规定不能酒后驾驶的。酒后驾驶一定也会分轻重,那样酒后驾驶认定标准是什么?
【什么是酒后驾驶】
什么是酒后驾驶,顾名思义酒后驾驶开车。是指驾驶员饮用白酒、啤酒、果酒、黄酒、汽酒等含有酒精的饮料后,于酒精用途期间(一般为8小时以内)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。
【酒后驾驶认定标准】
酒后驾驶认定标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《汽车驾驶员血液、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》国家标准,其中规定了汽车驾驶员饮酒或醉酒后驾驶车时血液、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办法,规定汽车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/100ml、小于80mg/100ml的驾驶行为为饮酒后驾驶车;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/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后驾驶车。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,大约50%至60%的交通事故与酒驾有关,酒驾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最重要缘由。
触觉能力减少:饮酒后开车,因为酒精的麻醉用途,人的手、脚的触觉较平常减少,总是没办法正常控制油门、刹车及方向盘。
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减少:饮酒后,对光、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,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,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、手、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,因此,没办法正确判断距离、速度。
视觉障碍: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,视像不稳,辨色能力降低,因此不可以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、标志和标线。同时饮酒后视线大大减小,视像模糊,双眼只盯着前方目的,对处于视线边缘的危险隐患很难发现,易发生事故。
心理变化:在酒精的刺激下,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,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,总是干出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。
疲劳:饮酒后易困倦,表现为行驶不规律,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。
驾驶证网【JiaZhao.COM】